更多精彩尽在这里,挪威详情点击:http://szjiaxinxy.com/,挪威
北欧小国挪威人口为500万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二,多次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最宜居国家,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安逸、祥和、富足、隐遁。然而发生在7月22日的事件,彻底打破了这个人间天堂的静谧。
很多到过挪威的外国人,都对这个国家良好的社会治安赞不绝口。挪威的犯罪率很低,杀人放火一类刑事案件很少发生,有的只是偷盗、破坏公共财物一类的情节轻微的案件。在挪威,夜晚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,用不着紧张;警察在值勤时一般都不带枪。
挪威的和谐充分体现在“人人平等”这个根植于挪威社会的理念中。挪威的教育体系强调均衡发展,各级学校对于名列前茅的学生从不着重嘉奖,也没有优等生制度。平等观念同样适用于王室成员和政府官员。据中国前驻挪威大使朱应鹿介绍,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挪威国家领导人出访,都没有专机。在尊重法律法规方面,挪威的“达官贵人”一概没有特权。首相开车超速,照样要受法律处分;如遇路上堵车,首相也要排队等候。
挪威国民平均年龄81岁。挪威人之所以长寿,除社会稳定外,同这个国家优越的福利制度也有很大关系。挪威人均国民收入将近6万美元,居世界前列。
挪威奉行的是全民“普享型”福利制度。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,从接受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,从退休金、养老金到失业金,政府无所不管,其经济补贴的发放可以用“慷慨”来形容。譬如,挪威法律规定,任何领薪者都应享受病假津贴,病假工资与正常工资完全相同,病假期限可长达一年以上,即使超过了一年,国家还可以提供其他形式的经济补助。
由于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,在挪威,上至国王下到百姓,工资收入没有天壤之别,生活方式也基本上没什么差别。虽然社会福利支出庞大,却没有使其背负沉重的债务。这一切,都归功于挪威“藏富于民”的财政政策。
也许是长期生活在北极圈的缘故,挪威挪威人的性格比较自我,喜欢独来独往。而挪威整个国家也具有“与世无争”的田园气质。
从上世纪90年代起,挪威开始积极地介入国际事务,其调解地区冲突的“斡旋者”形象已经深入人心。然而,在要不要高调参与国际事务的问题上,挪威人的心理很矛盾。积极介入国际事务,有利于挪威这样一个小国提升国际地位;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,有可能让自己成为攻击的靶子。一名32岁的奥斯陆市民对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的记者说:“我觉得政府在对外政策上的步伐迈得太大了,我们只管自己赚钱就行了。”